江苏信保 > 连云港 > 金融资讯 > 正文
【融资担保普惠金融典型案例(一)】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2022-12-15 21:49:00

融资担保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增信分险作用,为广大小微企业、“三农”和弱势群体提供急需的融资担保服务,成为疏通融资渠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以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以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开展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广大融资担保机构的积极响应,共征集融资担保领域案例130余个,其中18个案例入围。入围案例收录于21世纪金融研究院编辑、中国金融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融普惠 新金融 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一书。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现将入围案例陆续分享给大家,为行业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有益借鉴。

案例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的要求,按照财政部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融担基金)牵头建设了“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化平台),以解决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基层担保机构推进信息化能力较弱、体系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低、业务信息化水平偏低、业务管理系统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主要做法

融担基金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一级部署、多级使用”的总体思路,推进行业信息化、一体化、集约化建设。

一、按照“互联网+担保”思维,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采用“薄前台、厚中台、强后台”的先进IT架构体系,构建了“安全的基础设施+强大的数据中台+灵活的业务操作系统”三位一体(即“一云一中台三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

一云,即“担保云”(安全基础设施)。采用超融合架构建设了“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云”,已通过国家三级等保测评,采用“一级建设”、“多级使用”的方式全面解决行业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一中台,即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数据中台”。不但实现了跨来源数据的汇聚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加速数据到数据资产的形成,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业务开展,而且提供“前店后厂”快速敏捷的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生态化、业务平台化。

三系统,即“再保”、“直保”、“直保台账”三系统。具有操作一体化、流程闭环化、高度灵活化、业务产品化、功能可配化等特点,支持融担基金、省级合作机构、市级机构、县级机构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全流程线上操作。

二、坚持数据标准先行,汇聚内外部数据。融担基金致力于打造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通用标准,同时围绕内部业务合作、银行机构、政府部门和市场化采购等四个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数据纵向贯通,政务、银行、担保等数据横向联通,实现担保体系内外信息融通。数字化平台以“好用、易用、乐用”为设计主旨,自2021年12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已支持28个省(市、区)、5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系全部1400多家机构再担保业务线上办理。取得成效如下:

(一)创新引领担保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各级机构全口径业务从尽调、放款、备案、保后、追偿、核销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通过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产品化、调节精细化等方式提升业务全流程办理效率,既保障业务规范化,防控操作风险,也为政府性担保资源合理分配和担保体系宏观调控提供重要抓手。

(二)逐步实现数据治理和业务赋能。融担基金制定了《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数据标准(1.0版)》,涵盖七大主题、112项数据分类、近2000个数据指标规范,是行业数据高效治理和未来发挥数据资产作用的基础划型标准;统一对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购买主流市场数据,实现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信贷系统对接,数据范围涵盖3亿市场主体,数据集成更加丰富多样;基于内外部数据,开发了保前信用报告查询、尽调报告自动填入、保后定期风险轮训、系统预警自动推送等功能。通过数据赋能,实现了防控关口前移、保后精准风险防控、实时智能预警、减轻业务人员工作负担等多重目标。

(三)避免体系成员重复建设和多级投入。融担基金致力于构建“低成本、广覆盖、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平台。其中,直保业务操作系统已推广至9省60余家原担保试点机构,全面铺开后预计将为体系节约数亿元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本。此外,体系成员可免费查询、使用融担基金牵头购买和对接的数据,预计2022年全年累计查询次数将超过630万条,年化节约成本逾5000万元。

经验启示

数字化平台建设是融担基金服务国家战略和财政中心工作、规范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主体、筑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谋划,其提供的全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将从根本上提升体系服务能力和业务质量,将全面带动体系实现数字化能力共享共用、管理经验互学互鉴、业务能力互促互进、风控管理智能高效,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基石。